女性创业只要有足够的经济头脑,成功没有什么不能成功的。"接力中国"是一个封闭而又开放的圈子。汇聚中国的青年精英分子,包括青年企业家,民企接班人,以及社会各界的杰出代表,他们胸怀积极的社会价值观,具备未来商业领袖的潜质。她是"接力中国"的成员之一,2006年回国后,Natalie选择自己创业,说服投资者开了这家设计酒店.Natalie亲自设计、装修这家酒店,还亲自管理,准备打造"鸿·酒店"这个品牌.
从海归千金到商界女强人,Natalie只用了两三年
Natalie坐在属于她的酒店里,温婉地笑着.她一边接受采访,一边招呼着到访的客户,还抽空问候了生病的员工.
她是“接力中国”的成员之一,2006年回国后,Natalie选择自己创业,说服投资者开了这家设计酒店.Natalie亲自设计、装修这家酒店,还亲自管理,准备打造“鸿�酒店”这个品牌.“酒店就像我的一个Baby.”Natalie还记得设计施工时,开着迷你“cooper”,为酒店马桶杀价时的尴尬.
从留学归国的千金小姐到酒店行业的女企业家,Natalie只用了两三年时间.她还拜了如家和汉庭的创始人季琦为师,希望把自己的“鸿“打造成为设计类的连锁酒店.
Natalie喜欢一切健康、快乐、积极向上的东西,平时很喜欢看书、考察酒店.加入“接力中国”后,她找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同龄人,“就像找到了组织”,“以前工作没有归属感,现在大家在一起就像上学时的班级.”
入会程序非常严格
首先要有两位会员共同举荐,然后要经过3个月到半年的考核,*后全体理事表决.温州日丰打火机有限公司的Lily(注:应本人要求,采用其英文名)曾比喻自己“身上的责任就好像十字架,永远没办法卸下”.
“这个群体的问题是旁人不明白的.有这样一个平台,大家都好像找到了组织.”陈豪说.
2008年,在陈豪和几个朋友的张罗下,“接力中国”成立.从此,陈豪和朋友间的交流方式从吃饭、喝茶、K歌,变成了主题活动,每次都请专家来座谈.
“刚认识时,大家没这么忙,两年下来,大家都越来越忙,见面的次数少了.因为你看到别人都在努力,都在前进,不抓紧时间不行.”这段时间,他们中间流行的书籍是《五项管理》.在“接力中国”,每个月的读书会都由一名会员推荐一本书,然后负责购买送给大家.
陈豪说,外界想象的过着安逸生活、责任心没那么强的“富二代”不是没有,“就是在我们的第一批成员中也有”.“实际上,加入‘接力中国’后,团体鞭策着个体.” 进入“接力中国”的条件是非常严格的.首先要有两位会员共同举荐,然后要经过3个月到半年的考核,*后全体理事表决.
100多名会员,主要是出生于1975年至1985年间的年轻人,年龄*小的21岁,*大的44岁;男女比例为7:3;家族产业主要是制造业.值得关注的是,70%~80%的会员有留学背景.“接力中国”的成立得到了会员父母们的支持,只要有需要,他们还会帮忙宣传.也有人托关系,让子女加入.实际上,这里已经成为两代富人交际圈的交会点.
在采访过程中,很多人都对笔者说在这里找到了“归属感”,以前那种“个体面对社会的孤独感”正日益减弱.